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?
(1)直接传播。病人喷嚏、咳嗽、说话的飞沫,呼出气体,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,可导致感染。
(2)气溶胶传播。飞沫混合在空气中,形成气溶胶,吸入后导致感染。
(3)接触传播。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,接触污染手后,再接触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,导致感染。
经呼吸道飞沫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,消化道传播途径尚待明确。
如何做好个人科学防护?
(1)尽量减少外出活动。避免去疾病流行地区、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尤其是空气流动差的地方。
(2)外出佩戴口罩。外出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型口罩。建议每2-4小时更换一次,一旦污染,应及时更换。
(3)勤洗手。从公共场所返回、咳嗽打喷嚏后、饭前便后,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,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。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、鼻。
(4)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。居室勤开窗,经常通风;不随地吐痰,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,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;尽可能远离他人(至少1米);注意营养,适度运动,合理作息;不要接触、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。
(5)健康监测与就医。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,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监测。若出现可疑症状(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胸闷、呼吸困难、乏力、腹泻等),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,就诊途中尽量减少人员接触。
参考资料:
2020年1月28日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》。
2020年2月3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。
烟台市动物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